AI聊經濟2025.7.11---美越關稅協議讓越南哪些產業可以形成健全的本土產業鏈
Q:美越關稅協議讓越南哪些產業可以形成健全的本土產業鏈
AI:
美越關稅協議對越南的產業鏈將產生深遠影響,尤其是在鼓勵本土產業鏈的健全發展方面。雖然協議設定了對越南出口美國商品徵收20%關稅,以及對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商品徵收40%關稅,但同時越南也承諾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政策。
以下是預期會因此受益並形成更健全本土產業鏈的越南產業:
1. 紡織成衣業
影響: 紡織成衣是越南對美出口的支柱產業。雖然20%的關稅會帶來成本壓力,但由於美國品牌商和代工廠可能會共同承擔部分成本,並因此鼓勵越南廠商生產更高附加價值、毛利更高的機能性布料或產品,以提升整體產業鏈的價值。同時,對於那些能夠證明其產品不含受制裁地區(如中國新疆)原料的越南企業,將更有能力爭取到美國市場的訂單,這將促使越南加強本土原料的生產或從非中國地區進口原料。
本土產業鏈發展: 為了降低對中國原料的依賴,越南紡織成衣業將有更大動力投資本土的棉花種植、纖維生產、織布染整等上游產業,或是建立更多元的供應鏈,從其他符合規範的國家採購原料,從而強化其在整個生產流程中的自主性。
2. 鞋類產業
影響: 類似於紡織成衣業,製鞋業在越南對美出口中也佔據重要地位。20%的關稅同樣會推動製鞋企業優化成本結構,並可能促使品牌商將更多高價值的鞋款生產轉移到越南。
本土產業鏈發展: 為了降低關稅衝擊和提升成本效益,製鞋業將更傾向於在越南本土採購皮革、橡膠、鞋底、鞋面材料等,或是鼓勵相關供應商到越南設廠,形成更完整的製鞋材料供應鏈。
3. 自行車與運動休閒產業
影響: 雖然20%的關稅會壓縮出口利潤,但由於協議的「防堵中國轉運」條款(40%轉運關稅),對於那些能夠證明「合法產地」的越南自行車和運動休閒產品將更具競爭優勢。尤其對於台灣等在越南設有合法產線的廠商來說,這是一個爭取美國市場配額的機會。
本土產業鏈發展: 為了規避高關稅和洗產地風險,越南將鼓勵自行車零組件、運動器材配件等在本土生產,減少對中國零件的依賴。這將有利於越南發展自身的金屬加工、塑膠射出、精密零組件製造等相關產業。
4. 電子與電機組裝業 (特別是筆記型電腦)
影響: 越南在全球筆電產能中佔有一定比重。20%的關稅會增加產品成本,但長期來看,這會加速全球供應鏈的多元化佈局。一些大型ODM廠商已經在越南設廠並持續擴大產能,以應對供應鏈重組的需求。
本土產業鏈發展: 雖然電子產品的關鍵零組件(如晶片、顯示器)短期內難以實現本土化生產,但對於周邊配件、PCB、機殼、線束等次級零組件,越南將有機會吸引更多投資,提升這些環節的本土化生產能力,從而讓整個組裝產業鏈更加健全。
挑戰與機遇並存
儘管上述產業有機會形成更健全的本土產業鏈,但仍面臨挑戰,例如如何吸引足夠的投資、提升技術水平以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以及如何應對中國的反制措施。然而,對於越南來說,這項協議無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遇,使其能夠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中,逐步提升自身產業的韌性和競爭力,減少對單一市場或單一供應鏈來源的依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