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商戰2025.7.7---美國廠商如何利用越南0關稅攻佔越南市場
Q:美國廠商如何利用越南0關稅攻佔越南市場
AI:
美國廠商可以利用越南近期與美國達成的零關稅貿易協議,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策略:
市場進入與產品策略
直接出口與降低成本:
由於越南將對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美國廠商可以直接向越南出口商品,大幅降低進口成本。這使得美國產品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能吸引更廣泛的越南消費者。
針對高潛力產業:
新協議特別提到越南將對美國商品「完全開放」其市場。美國廠商可以重點關注電子產品、機械設備、農產品(如堅果和飼料)、汽車(尤其是SUV)等領域,這些都是潛在的成長市場。
供應鏈垂直整合:
對於那些在越南設有生產或組裝基地的美國公司,零關稅政策鼓勵其在越南進行更多的本地採購和生產,以滿足原產地規則(例如,35-40%的國內含量要求),從而利用關稅優勢。
供應鏈與製造策略
「中國+1」戰略:
許多美國公司已經將越南作為其「中國+1」戰略中的關鍵環節,即將部分製造業務從中國轉移到越南。零關稅進一步強化了越南作為替代製造中心的地位,有助於企業分散風險、降低對單一供應鏈的依賴。
最終組裝在越南:
將最終組裝線設在越南,可以利用當地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並確保產品符合原產地規則,從而享受零關稅待遇。
替代元件來源:
對於過去依賴中國元件的產品,美國廠商可以考慮將元件採購轉向印度、東歐、拉丁美洲或台灣等其他國家,以避免「轉運」關稅(針對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貨物徵收的40%關稅)。
策略考量與注意事項
原產地規則與防規避措施:
雖然美國對越南商品徵收20%的關稅(比之前的46%有所降低,但仍存在),且對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貨物徵收40%的關稅,這表示美國在鼓勵企業將生產轉移到越南的同時,也嚴格防範經越南的「洗產地」行為。美國廠商需要確保其在越南生產的商品符合嚴格的原產地證明要求,避免被視為規避關稅。
市場了解與本地化:
進入越南市場不僅是關稅問題,還需要深入了解當地消費者的偏好、文化習俗以及分銷網絡。本地化的產品和營銷策略至關重要。
基礎設施與投資環境:
越南持續吸引大量外資,基礎設施也在不斷完善。美國廠商應評估越南的投資環境、勞動力素質、物流效率等因素,以確保其在越南的營運順利。
總體而言,越南對美國商品實行零關稅,為美國廠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通過精明的市場進入策略、優化供應鏈和嚴格遵守原產地規則,美國廠商有望在越南市場取得顯著的競爭優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