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經濟2025.8.3---泰國對美談判10大讓步.會影響泰國經濟程度
2025.8.3---泰國公開對美談判10大讓步.關稅36%降到19%
泰國主要在以下十個方面與美國達成共識:
絕大部分美國輸泰商品獲得關稅豁免
減少非關稅壁壘
向美國開放東部經濟走廊(EEC)和基礎設施投資
購買美國能源和飛機
承諾五年內將對美貿易順差減少70%
採用新的原產地規則(RVC)
降低對美企的數字/雲服務稅
擴大美國農產品進口配額
保護部分戰略產品
遵守泰柬停火條件
Q:泰國對美談判10大讓步.會影響泰國經濟程度
AI:
泰國為了讓美國將對泰國輸美商品的關稅從36%大幅調降至19%,做出了十項主要的讓步。這些讓步涵蓋了關稅、投資、採購等多個面向,對泰國經濟的影響可從多個角度來分析。
十大讓步的內容
以下是泰國對美談判中的主要讓步項目:
幾乎所有美國商品零關稅:泰國同意對約11,000項美國商品中的超過10,000項實施零關稅,主要針對泰國國內產能不足或無法生產的商品,例如醫療器材、高階汽車零件等。不過,泰國仍保留對大米、糖、加工水果等重要戰略產品的關稅保護。
削減非關稅貿易障礙:簡化針對美國商品的衛生法規、海關程序和認證流程,並引入「事後稽核」制度,讓商品能更快通關。
開放東部經濟走廊(EEC):提供美國企業在潔淨能源、半導體/資通訊技術(ICT)及物流三大產業快速通道服務與投資優惠,希望將泰國打造成美國在東南亞的投資樞紐。
採購美國能源與飛機:泰國公、私部門計畫向美國採購液化天然氣(LNG)和波音新型飛機,以縮減對美貿易順差。
承諾減少貿易順差:泰國提出計畫,要在五年內將目前對美貿易順差減少70%。
實施新的原產地規則(RVC):加強產品原產地認證,以防止「中國商品繞道泰國」來規避關稅。
降低數位服務稅:在兩年內對亞馬遜AWS、Google Cloud等美國數位服務業者提供5%的臨時稅收減免。
擴大農產品進口配額:增加進口美國的玉米、大麥和大豆等農產品,以支持泰國國內的畜牧飼料產業。
保護特定戰略性產品:保留對大米、糖、加工水果等泰國競爭力較高的產品關稅,以保護國內農民。
遵守泰柬和平協議:這項讓步顯示了泰國在區域政治上的配合。
對泰國經濟的可能影響
這些讓步對泰國經濟的影響是複雜且多面向的,可以從幾個角度來觀察:
出口產業受惠:成功將輸美商品關稅從36%降至19%,對泰國的出口導向經濟來說是一大利好。泰國是全球重要的汽車、電子和農產品出口國,關稅降低將有助於維持甚至擴大其在美國市場的份額,避免因高關稅而失去競爭力。
內需與產業結構調整:雖然泰國對大部分美國商品實施零關稅,但主要是針對國內沒有或產能不足的產品。這意味著消費者和相關產業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高品質的進口商品,有利於產業升級。然而,擴大美國農產品進口配額,可能對泰國國內的相關產業造成一定衝擊,特別是畜牧飼料業。政府保留對特定戰略產品的關稅保護,顯示其正在試圖平衡對外開放與國內產業保護之間的關係。
吸引外資:開放東部經濟走廊(EEC)並提供投資優惠,將有助於吸引更多美國企業到泰國投資,特別是在高科技和基礎設施領域。這不僅能帶來資金,還能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提升泰國的產業水平。
貿易平衡與採購成本:承諾減少對美貿易順差,並大規模採購美國的液化天然氣和飛機,短期內將增加泰國的進口成本,可能對貿易平衡造成壓力。但從長遠來看,這有助於建立更穩固的雙邊貿易關係。
地緣政治與經濟安全:這份協議讓泰國得以在大國競爭中維持一定程度的平衡,同時也強化了與美國的經濟連結。實施新的原產地規則,則顯示泰國正在積極應對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挑戰,避免成為貿易戰中的「轉運站」。
總體而言,
這份協議對泰國經濟的影響是利弊參半。短期內,出口關稅降低是最大的利多,有助於穩定和提振出口。但長期來看,泰國也必須面對因市場開放而帶來的國內產業競爭,以及大規模採購對貿易平衡的影響。這項策略性的讓步,可以被視為泰國在複雜的國際經貿環境下,為了確保自身利益和經濟穩定所做出的權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