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AI聊謀略2025.7.23---俄羅斯在烏克蘭地區用摩托車部隊替代坦克部隊的戰術

 AI聊謀略2025.7.23---俄羅斯在烏克蘭地區用摩托車部隊替代坦克部隊的戰術





Q;俄羅斯在烏克蘭地區用摩托車部隊替代坦克部隊的戰術

AI:


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上確實出現了用摩托車部隊替代坦克部隊的戰術趨勢,這並非完全是戰術創新,更多是現實考量下的應變之舉。


戰術轉變的原因

坦克損失嚴重與生產不足: 烏克蘭戰爭導致俄羅斯損失了大量坦克和裝甲車輛。由於俄羅斯國內坦克生產能力有限(每年約200輛全新坦克,加上翻新舊車也僅約1000輛),難以彌補龐大的戰損。

烏克蘭防禦的挑戰:

密集雷區與反坦克壕溝: 烏克蘭部署了二戰以來密度最高的雷區和縱橫交錯的反坦克壕溝,使得傳統裝甲部隊難以推進,平均速度甚至不足每小時3公里。

無人機威脅: 烏克蘭大量使用無人機進行偵察和精準打擊,使得笨重且造價昂貴的坦克更容易成為目標。無人機可以24小時盤旋,對俄軍的裝甲車輛造成持續威脅。

成本效益考量: 一輛T-90M坦克價值數百萬美元,而一輛軍用摩托車僅需約2000美元。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同樣的預算可以購買1000多輛摩托車,讓更多士兵快速機動,這在戰場經濟學上是「低配革命」。

追求機動性與靈活性: 摩托車具有體積小、速度快、適應複雜地形(如城鎮、林地)的優勢,可以避開一些大型裝甲車輛難以通行的區域。這使得小規模部隊能夠快速突襲敵方陣地或指揮部。


摩托車戰術的應用與發展

突襲與滲透: 俄軍利用摩托車小隊(有時配合便攜式干擾設備形成「移動電子屏障」)進行快速突襲,甚至有報導指出在庫拉霍夫戰役中,摩托小隊「零傷亡端掉烏軍指揮部」。

「輕騎兵」作用: 摩托車被視為應對無人機威脅下的「輕騎兵」,用於步兵迅速通過戰場中間地帶,突擊烏軍陣地。

結合電子戰: 為了提高摩托車部隊的生存率,俄軍嘗試將其與電子戰系統結合,干擾烏克蘭的無人機偵察和攻擊。

大規模採購與訓練: 俄羅斯國防部已計畫大量採購摩托車和全地形車(如2025年計劃採購20萬輛摩托車及3萬輛全地形車),並重構了訓練體系,在軍事訓練中心增設了摩托車駕駛場。部分前線指揮官(如莫爾德維切夫上將)因率先推廣摩托車作戰經驗而晉升。


局限性與挑戰

儘管摩托車戰術提供了一定的機動性和成本優勢,但其防護力極低是顯而易見的劣勢。士兵在摩托車上幾乎沒有任何裝甲保護,極易受到砲火、無人機攻擊、甚至輕武器的殺傷。烏克蘭方面也表示,應對摩托車部隊比應對坦克部隊相對容易。


總體而言,

俄羅斯在烏克蘭地區採用摩托車部隊作為坦克部隊的補充或部分替代,反映了其在嚴峻戰場環境下,對資源限制和烏軍不對稱作戰能力(特別是無人機威脅)的回應,而非簡單的戰術倒退。這也表明現代戰爭形態正在不斷演變,機動性和成本效益在特定情境下可能比傳統重裝甲更具優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