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危機處理2025.7.12---街口支付如何應對消費者擠兌與合作商退支潮
2025.7.11.
泰山追討36億投資款.
街口支付母公司遭法院查封.
Q:街口支付如何應對消費者擠兌與合作商退支潮
AI:
近期街口支付因其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企業的股權糾紛,導致外界對其營運與用戶資金安全產生疑慮,甚至一度引發消費者提領與合作商暫停服務的狀況。
街口支付對此情況,主要採取以下應對措施:
強調獨立營運與資金信託
獨立法人地位: 街口支付(街口電子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不斷強調,自身為依法設立的電子支付機構,與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是獨立的法人實體,擁有獨立的經營團隊、董事會、財務與營運。這意味著母公司的法律糾紛與其資產查封,不會直接影響街口支付的日常營運。
用戶資金100%信託保障: 這是最關鍵的一點。街口支付重申,所有用戶的儲值金與代收款項,都依照《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第21條規定,100%全額交付信託銀行(台新銀行)獨立管理。這些信託專戶的資金與街口支付或其母公司的營運資金完全隔離,不能挪作他用,且受到金管會的嚴格監督。這表示即使公司發生問題,用戶的錢也會是安全的,不會有「擠兌」導致資金不足的問題。
財務穩健: 街口支付也對外說明,公司目前淨值仍有4億元,未達需補資本的法定門檻,且近期營收創新高,日均餘額約40億元,整體提領狀況已趨緩,並預計明年達到收支兩平。
積極溝通與澄清疑慮
召開記者會: 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與總經理范庭甄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釐清大眾的疑慮,強調金流正常、服務不中斷。
公開資訊: 街口支付表示所有資訊都公開透明,財務報表也在官網上供大眾查閱,以增加透明度。
針對性澄清: 對於外界傳聞如「人去樓空」、「提領異常」等,街口支付也逐一澄清,解釋提領異常是因流量大導致偶發系統忙碌,並非資金問題;而當日辦公室人員不在場則是因為樓上施工,啟動了原有的異地辦公機制。
呼籲查證: 街口支付也呼籲大眾務必查證消息來源,避免散播不實訊息,以免觸犯《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相關法律責任。
維持合作夥伴與商戶服務
穩定合作關係: 街口支付強調與合作夥伴和商戶的服務與清算皆穩定如常。雖然部分商家(如全國電子、Momo、PChome、蝦皮)因誤解或觀望態度一度暫停提供街口支付服務,但街口支付正積極與其溝通,並表示部分商家在了解情況後已恢復上架。
確保服務連續性: 街口支付致力確保用戶的日常交易、儲值與提款功能正常運作,以維護用戶的使用體驗,降低恐慌情緒。
主管機關的角色
金管會介入: 金管會作為主管機關,已派員至街口支付進行實地查核,並證實用戶資金100%安全,確保信託機制運作正常,這對於穩定市場信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消費者應對與自保
儘管街口支付與金管會都強調用戶資金安全,但面對不確定性,部分消費者仍會採取一些預防措施:
儲值金減量: 降低在街口支付帳戶中的儲值金額,僅保留小額或剛好要使用的金額。
檢查代付款項: 若有設定自動扣款服務,可考慮暫時改用其他支付管道。
關注官方公告: 隨時留意街口支付官方、金管會及主流媒體的最新資訊,掌握事件發展。
總體而言,
街口支付應對此次事件的策略是強調資金安全(信託機制)、獨立營運、積極溝通,並維持日常服務的穩定性,以期重建消費者與合作夥伴的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