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經濟2025.7.12---美國899條款對台灣壽險業的潛在影響
Q:美國899條款對台灣壽險業的潛在影響
AI:
美國的「大而美法案」(The 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中包含的第899條款,被視為一項潛在的「報復性稅收」工具,可能對在全球進行大量投資的台灣壽險業帶來顯著的影響。
899條款的內容與潛在影響
899條款旨在對被美國財政部認定實施「歧視性稅收」的國家,其國內實體在美國境內賺取的投資收入加徵預扣稅。這項稅率最初可能從5%開始,每年增加5%,最高可達20%。
具體可能被課稅的範圍包括:
外國投資者在美國賺取的金融被動所得(例如股利、租金)。
外國投資者在美國持有不動產或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的資本利得。
美國分公司的營業收入和匯回非美國母公司的利潤:一家外國公司在美國的營運所得,稅率可能從目前的21%增加到第一年的26%,第四年甚至增至41%,匯回利潤的稅率可能升到50%,即使現行有稅收協定保障也不例外。
對台灣壽險業的潛在衝擊
台灣壽險業由於其龐大的資產規模和對美國資產的高比例配置,尤其是在美國公債、公司債、MBS(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等固定收益市場的投資,將可能面臨以下挑戰:
投資收益縮水:
壽險業者的主要獲利來源之一是其海外投資收益,若美國對股利、利息等被動收入加徵預扣稅,將直接侵蝕其在美投資的報酬,影響整體獲利能力。雖然理論上美國債券利息不應納入課稅範圍,但最終法案的規定仍存在爭議,且央行和主權基金也不在豁免對象之列。
資產配置調整壓力:
為了規避潛在的稅務風險,壽險業者可能會被迫調整其資產配置策略,減少對美國資產的過度集中,轉而尋求非美資產的投資機會。這可能增加投資組合管理的複雜性和成本。
避險成本增加:
壽險業者的海外投資通常會進行匯率避險,若899條款導致市場波動或資金流動方向改變,可能會進一步影響避險成本。
資本適足率(RBC)壓力:
若獲利能力因稅負增加而下降,可能間接影響壽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進而影響其財務穩健性。
市場競爭加劇:
如果其他國家未被列入「歧視性國家清單」,其壽險業者在美投資的成本優勢將相對提升,可能使台灣壽險業面臨更激烈的國際競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