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 星期二

AI聊黑科技2025.8.5---中國首創儲能混凝土

 AI聊黑科技2025.8.5---中國首創儲能混凝土




Q:中國首創儲能混凝土

AI:


儲能混凝土是一項正在發展的創新技術,目前有多種不同的研究方向。其中,中國的東南大學團隊在2025年5月發表了一項名為「仿生自發電-儲能混凝土」的全球首創技術。


這項技術的突破在於,它不只是一種儲能材料,還具備發電和儲電的雙重功能。

技術原理

東南大學的儲能混凝土技術主要包含兩大模組:

自發電水泥基超材料:研究團隊研發出N型和P型兩種熱電水泥。這些材料可以利用溫差來發電,這意味著只要建築物內外存在溫差,它就能持續產生電能。

自儲電水泥基超級電容器:透過特殊的技術,研究團隊將水泥轉變成一種超級電容器,在保持高強度的同時,能顯著提升其導電性能。這種超級電容器具有良好的電化學可逆性和快速充放電能力,並且可以與建築物同壽命,其使用壽命長達數萬次充放電循環後,仍能保持95%的初始電容。


應用前景與優勢

這項技術有望解決建築業的高能耗痛點,將傳統的能源消耗者轉變為「能源綜合體」。其主要優勢和應用前景包括:

克服天氣限制:與傳統太陽能發電不同,這種混凝土只要有溫差就能發電,彌補了清潔能源受天氣影響的缺口。

高強度與耐用性:這種混凝土的抗壓強度提高了60%,韌性增強了近10倍,同時解決了傳統熱電材料力學性能不足的問題。

廣泛應用:未來可應用於建築物牆面、地面、交通道路、偏遠地區無人基站、低空飛行器充電站等,甚至可能實現電動車停在路面就能充電的場景。

降低成本與碳排放:將發電和儲能功能整合到建築材料本身,可以減少對昂貴電池和佔用空間的儲能系統的依賴,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關鍵技術支持。

目前,東南大學團隊已與浙江省交通集團技術研究總院合作,預計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可充電道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