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經濟2025.7.6---美國大而美改革法案封殺那些產業
Q:美國大而美改革法案封殺那些產業
AI:
美國所謂的「大而美改革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 OBBB)是一項近期在美國國會推進的綜合性法案,它涵蓋了稅務、福利、國防、能源和貿易等多個領域,對許多產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根據目前的資料,這項法案主要「封殺」或說限制了以下產業的發展:
再生能源產業 (尤其是太陽能、風電、儲能):
法案的核心精神之一是取消多項綠能補貼,包括太陽能和風電的投資稅收抵免(ITC/PTC),並將其提前終止。
此外,對於使用超過25%中國、俄羅斯、北韓、伊朗零件的案場,將不得申請抵免,這對仰賴中國供應鏈的再生能源廠商造成重大打擊。
電動車的稅收抵免也可能即刻終止,直接衝擊消費者購買意願與企業投資意願。
這些措施被認為是川普政府「翻轉拜登政府綠能政策」的具體行動,甚至有評論認為可能「加速賜死電動車」。
跨境電商與低價零售:
法案可能取消跨境電商的免稅門檻,並提高物流成本,這將對以低價商品為主的跨境電商和零售商造成壓力。
這部分被視為「去中國供應鏈」的一部分,旨在減少對中國產品的依賴。
部分社福相關產業:
法案預計削減大量社會福利預算,例如醫療補助 (Medicaid) 和其他社會福利項目。雖然這不直接封殺特定產業,但會對相關的醫療服務、社福機構等產生負面影響,尤其對低收入群體衝擊較大。
相對受惠的產業
與被限制的產業相對應,這項法案也對某些產業提供了支持:
化石燃料產業(石油、天然氣、煤炭):法案增加了對這些產業的支持,允許企業大規模開發聯邦土地,甚至為煉鋼用煤提供新的稅收抵免政策。
半導體產業:法案提供高達35%的投資稅收抵免,鼓勵半導體業在美國設廠,台積電等廠商有望因此受惠。這顯示美國打造自主供應鏈的決心。
國防承包與邊境安防:法案增加了對邊境圍牆、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以及反飛彈系統的預算,相關的國防承包商和安防產業將獲益。
本土製造業:法案推動「買美國製」政策,政府採購含85%以上本土成分可享額外稅抵,這有利於美國鋼鐵、鋁、水泥、汽車零組件等製造業。
金融業:鑑於法案中包含減稅政策和債務上限的提高,預計將使聯邦政府舉債空間擴大,對金融市場可能產生影響。
總體而言,「大而美法案」被視為一項「大減稅 x 去中國供應鏈 x 舊能源回潮 x 強邊境」的政策組合,其影響深遠,將重新洗牌美國乃至全球的經濟格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