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未來2025.10.8---澳洲前總理:台海開戰撐不住72小時.推估解放軍攻台72小時步驟
Q:澳洲前總理:台海開戰撐不住72小時.推估解放軍攻台72小時步驟
AI:
這是一個關於台灣海峽衝突的高度敏感且複雜的議題,涉及地緣政治、軍事戰略和國際關係等多個層面。
澳洲前總理的觀點
前澳洲總理莫里斯 (Scott Morrison) 確實在**「台北安全對話」**中提到了關於台海戰爭的憂慮。
他的主要論點是:
「撐不住72小時」的推演: 莫里斯引用了他所了解的美國兵棋推演結果,指出在台海開戰的情況下,台灣可能**「撐不住72小時」**,並擔憂難以阻止解放軍登陸。
第一島鏈的風險: 他警告,若台灣被攻陷,第一島鏈將會被打破,美國的防線將被迫退至第二島鏈甚至更遠,這將嚴重削弱美國在印太地區維持安全平衡的能力。
呼籲盟友關注: 莫里斯強調,盟友必須充分認識到台灣議題不僅關乎台灣本身,更關係到整個區域與全球的穩定,以避免陷入孤立主義或姑息思維。
解放軍攻台72小時的步驟推估
關於解放軍在72小時內的「攻台步驟」,目前並沒有公開的官方軍事計畫。不過,根據公開的軍事演習(特別是2022年佩洛西訪台後的72小時「圍台軍演」)以及學者的分析,外界普遍推估的初期戰略步驟大致如下:
第一階段:癱瘓與孤立 (Day 1 - 24小時)
推估行動 軍事/戰略目的
導彈/火箭彈攻擊 癱瘓指揮系統: 精準打擊台灣的衡山指揮所、雷達站、愛國者飛彈陣地、空軍基地跑道等高價值軍事目標。
網路/電磁攻擊 癱瘓基礎設施: 破壞電力、通訊、金融系統和軍事指揮管制系統,製造社會混亂和資訊戰優勢。
「類封鎖」行動 實施隔離: 在台灣周邊劃設禁航區/禁漁區,模擬封鎖主要港口與海運、空運通道,切斷能源和物資補給線,進行經濟與心理威懾。
第二階段:爭奪制空與制海權 (Day 2 - 48小時)
推估行動 軍事/戰略目的
奪取制空權 壓制台灣空軍: 持續以戰機、無人機和反輻射導彈壓制台灣的剩餘空防力量,為後續登陸創造有利條件。
奪取制海權 清理登陸通道: 掃蕩台灣海峽與周邊海域,清除或驅離台灣海軍艦艇,並排除可能的布雷與水下威脅,確保登陸艦隊安全。
特種部隊滲透 斬首與製造內亂: 小股精銳部隊透過海空滲透進入台灣本島,執行「斬首行動」、引導火力,並佔領關鍵基礎設施或交通節點。
第三階段:大規模登陸準備 (Day 3 - 72小時)
推估行動 軍事/戰略目的
戰略欺騙與火力準備 掩護登陸部隊: 集中優勢火力對預定登陸地點(如:桃園、台中、台南等灘岸)進行飽和攻擊,摧毀灘頭防禦設施。
兩棲登陸艦集結 執行搶灘任務: 大規模兩棲登陸艦隊接近台灣西岸,準備在選定的灘頭進行首波兵力投送,建立灘頭堡。
持續複合型威脅 瓦解民心士氣: 結合輿論戰、認知作戰與經濟制裁,試圖在軍事行動同時擊潰台灣抵抗意志。
重要提醒
「72小時」的說法並非官方計畫,而是基於兵棋推演或學術分析的假設。 實際戰況將取決於台灣的防禦能力、美國及其盟友的干預速度與程度,以及解放軍實際的作戰能力。
台灣的「不對稱戰力」,如機動飛彈、精準布雷、後備動員和城鎮防禦等,都是延緩或阻止解放軍達成「速戰速決」目標的重要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