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經濟2025.8.12---美國抽成輝達.超微晶片出口中國15%.此舉對產業的影響
Q:美國抽成達輝.超微晶片出口中國15%.此舉對產業的影響
AI:
美超微 (AMD) 與輝達 (NVIDIA) 據傳已與美國政府達成協議,同意將部分特定晶片在中國銷售營收的 15% 上繳給美國政府,以換取出口許可證。
這項前所未見的協議,是對美國原先嚴格的晶片出口管制政策所做的重大調整。雖然此舉能讓美國企業在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中繼續保有競爭力,但也引發了各界對其影響的廣泛討論。
以下是這項協議可能對產業造成的幾點影響:
1. 美國企業的營收與競爭力
營收來源維持: 這項協議讓 AMD 和 NVIDIA 能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確保了重要的營收來源。對這些公司而言,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失去這塊市場會對其獲利能力造成巨大衝擊。
競爭優勢: 透過這項安排,美國公司能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先地位,防止中國本土企業迅速崛起並填補市場空缺。
長期研發資金: 中國市場帶來的豐厚利潤能為 AMD 和 NVIDIA 的長期研發提供資金,確保他們在 AI 晶片技術領域的領導地位。
2. 中國的反應與技術發展
加速本土晶片發展: 美國的出口管制已促使中國加速自主研發晶片技術,以減少對外國供應商的依賴。這項新協議可能會讓中國政府更加堅定地投入資源,發展自己的 AI 晶片生態系統。
可能引發貿易緊張: 此舉雖然是為了緩解貿易緊張,但其「繳納費用」的性質可能被視為一種變相的關稅,進而引發中國政府的反彈或報復措施。
國家安全疑慮: 中國可能會擔心,未來美國政府會以此類模式,對其他關鍵技術的銷售也採取類似的收費政策,進一步影響其產業發展。
3. 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改變產業規範: 這種將出口管制與金錢交易掛鉤的模式,在現代企業史上沒有先例。這可能會為未來各國政府處理高科技產品出口問題樹立一個「新規範」,影響全球貿易與技術合作。
市場不確定性: 這種政策的頻繁變動,會讓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充滿不確定性。企業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資源來應對不斷變化的法規,影響供應鏈的穩定性。
總結來說,
這項協議在短期內雖然能讓美國晶片公司重返中國市場,但長期來看,它可能會加速中國的本土晶片發展,並在全球貿易中產生新的複雜性。這項政策的最終影響,將取決於美國與中國未來如何進一步協商與回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