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 星期一

AI聊案例2025.8.11---輝達、超微晶片出口中國.美國抽成15%的利弊

 AI聊案例2025.8.11---輝達、超微晶片出口中國.美國抽成15%的利弊




Q:輝達、超微晶片出口中國.美國抽成15%的利弊

AI:


最近有媒體報導指出,輝達(NVIDIA)和超微(AMD)為了取得美國政府的出口許可,同意將其在中國銷售晶片的部分收入,以15%的比例上繳給美國政府。這個做法在美中科技競爭中是前所未見的,其利弊分析如下:

對美國公司(輝達、超微)

重返龐大市場: 輝達和超微得以恢復對中國市場的晶片出口,避免完全失去這個重要的收入來源。儘管要支付15%的「過路費」,但總比零收入要好得多。

維持領先地位: 持續向中國市場供貨,可以讓輝達和超微維持其在全球AI晶片領域的領導地位,避免中國公司利用美國的出口禁令快速追趕。

對美國政府

增加國庫收入: 透過這項特殊的「營收抽成」,美國政府可以從中獲得可觀的財政收入,這與川普政府希望將就業和收入帶回美國的政策相符。

彈性調控工具: 這種以收入換取出口許可的模式,為美國政府提供了新的政策工具,可以在國家安全與經濟利益之間取得平衡。


對美國公司(輝達、超微)

獲利空間壓縮: 15%的營收抽成將直接壓縮兩家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利潤。這筆費用是以營收為基礎計算,而非利潤,對公司的財務壓力會更大。

不確定性增加: 這項協議並非長期穩定的解決方案。它反映出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科技公司在市場准入上必須承擔高昂且不確定的成本。

對中國科技業

短期內有助發展: 雖然付出的代價是間接貢獻美國財政,但中國的科技公司在短期內可以繼續獲得美國的先進晶片,有助於其AI和技術研發的持續推進。

對美國政府與全球市場

國安理由受質疑: 批評者認為,如果一款晶片被認為威脅國家安全而禁止出口,那麼為何「付錢」之後就可以出口?這讓美國對中國實施技術管制的國家安全理由顯得站不住腳,甚至被諷刺為是「以國安換收入」。

盟友信任受損: 這種模式可能會削弱美國在與盟友協商時的立場。如果盟友看到美國為了錢而放棄國家安全原則,他們可能會質疑美國政府在對華技術管制上的誠信,進而影響國際合作。


總體而言,

這項協議對輝達和超微來說,是權衡利弊後的務實選擇,能幫助他們在美中科技戰的夾縫中保住中國市場。然而,對美國政府而言,雖然增加了收入,卻也可能損害其在國家安全問題上的原則性和國際信譽,並為未來的出口管制政策帶來更多變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