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聊商場詐術2025.1.5---商場詐術範例
Q:商場詐術範例
AI:
詐騙手法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多半利用人性的弱點,例如:貪婪、恐懼、對權威的盲從、對情感的需求、或是對便宜貨的追求等。以下列舉一些常見的詐騙範例,並提供其運作方式,幫助您辨識和防範:
一、 假投資詐騙 (又稱「殺豬盤」)
範例: 小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一位自稱是投資專家的人,對方每天噓寒問暖,建立起信任關係。過了一段時間,對方開始推薦一個號稱「穩賺不賠」的投資平台,初期讓小明小額獲利,引誘他投入更多資金,甚至鼓勵他借貸。當小明投入巨額資金後,平台突然無法登入,對方也消失無蹤。
運作方式:
養: 詐騙集團會花費時間與受害者培養感情、建立信任,通常透過社交媒體、交友軟體等方式接近。
套: 建立信任後,便會開始推薦虛假的投資平台、高報酬的投資方案(如外匯、虛擬貨幣、博弈等),並製造小額獲利的假象,誘使受害者投入更多資金。
殺: 當受害者投入大量資金後,詐騙集團會以各種理由(如需繳保證金、手續費、稅金等)阻止出金,最後直接關閉平台或斷絕聯繫,讓受害者血本無歸。
二、 解除分期付款詐騙 (ATM詐騙)
範例: 小華在網路上購物後,接到一通自稱是客服人員的電話,對方聲稱由於系統錯誤,小華的訂單被誤設為12期分期付款,若不處理會每月扣款。接著,對方會假冒銀行人員,要求小華到ATM操作「解除設定」,並一步步引導小華將錢轉入詐騙集團的帳戶。
運作方式: 詐騙集團通常會盜取部分網站的個資,掌握受害者的購物資訊,然後假冒電商客服或銀行人員,利用「訂單錯誤」、「重複扣款」、「信用卡升級」等名義製造恐慌,引導受害者到ATM或使用網路銀行、手機APP進行「解除設定」操作,實際上是將錢轉入詐騙集團帳戶。
三、 假網路拍賣/購物詐騙
範例: 小芳在臉書社團看到一個價格異常低廉的名牌包,賣家聲稱是清倉特價,催促她盡快下單。小芳不疑有他,立刻匯款,但賣家收款後就人間蒸發,商品也從未寄出。
運作方式: 詐騙集團會在拍賣網站、社群媒體上刊登低於市價的商品,或冒用知名品牌、名人推薦商品,利用「限時特價」、「倒數計時」等字眼製造購買的緊迫感,誘使消費者下單並匯款。一旦收到錢,就會斷絕聯繫,不寄送商品。
四、 假冒機構/公務員詐騙 (假檢警、假健保局等)
範例: 阿嬤接到一通自稱是警察的電話,對方聲稱阿嬤的身份證被盜用,涉及洗錢案件,要求阿嬤將所有存款轉入「監管帳戶」以證明清白,否則將被通緝。阿嬤害怕不已,便將畢生積蓄轉給對方。
運作方式: 詐騙集團會假冒檢察官、警察、健保局、銀行、國稅局等公務機關人員,以「涉及刑案」、「身分被盜用」、「健保卡異常」、「補稅」等理由,利用恐嚇威脅的方式,要求受害者將錢匯入指定帳戶,或指示受害者操作ATM,甚至要求面交款項。請注意,公務機關不會在電話中要求民眾匯款或交付現金。
五、 假愛情交友詐騙
範例: 小陳在交友網站上認識一位外貌出眾的異國女子,兩人相談甚歡,感情迅速升溫。女子在取得小陳信任後,開始編造各種理由(如生病、家人有難、需要創業資金等)向小陳借錢,小陳因為陷入愛情,不疑有他,傾盡所有資產資助對方,最終人財兩失。
運作方式: 詐騙集團會在交友平台、社群媒體上以虛假身份接近受害者,透過甜言蜜語、噓寒問暖等方式建立情感連結,等到受害者「暈船」後,再編造各種悲慘故事或投資機會,引誘受害者匯款。
六、 釣魚簡訊/惡意連結詐騙
範例: 小美收到一則簡訊,內容是「您的包裹已送達,請點擊連結查詢詳情」,小美不假思索點擊連結,結果手機被植入惡意程式,個人資料被盜取,甚至銀行帳戶被盜刷。
運作方式: 詐騙集團會發送含有惡意連結的簡訊或郵件,內容可能是假冒宅配、電信公司、銀行、政府機關的通知,或誘人的優惠活動。一旦點擊連結,輕則導向釣魚網站騙取個人資料(帳號密碼、信用卡資訊),重則植入木馬程式,竊取手機內的敏感資訊,甚至遠端操控手機進行轉帳。
防範原則:
「1聽2掛3查證」: 聽到陌生來電或訊息提到「錢」、「轉帳」、「投資」、「監管帳戶」、「解除分期付款」等關鍵字,立刻提高警覺。
掛斷電話: 無論對方說什麼,直接掛斷電話,不要給對方任何機會。
撥打165反詐騙專線: 撥打165向警方求證,或向親友、相關機構諮詢。切勿回撥詐騙集團提供的電話號碼。
不輕信「保證獲利」: 投資一定有風險,任何聲稱「穩賺不賠」、「保證獲利」的都是詐騙。
不點擊不明連結: 收到不明簡訊、郵件或社群媒體上的連結,切勿隨意點擊。
保護個人資料: 不要隨意在網路上公開個人資訊,謹慎提供銀行帳戶、身分證字號等敏感資料。
多方查證: 對於任何可疑的事物,多方查證,不輕信一面之詞。
詐騙手法不斷更新,保持警惕、提高防詐意識是保護自身財產安全最重要的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